军营观察丨探索军营里手机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

发布时间:2024-04-27 22:06:31 来源: sp20240427

  探索军营里手机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

  刘春雨 蒋龙华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耿鹏宇

武警衡水支队官兵业余时间使用手机记录美好瞬间。彭 晨摄

  把“颠倒的本末”纠正回来

  “带笔、带本、取手机,学习室集合!”一天,武警衡水支队某中队即将组织思想政治教育,楼道里传来的集合号令,让官兵感到好奇——

  教育课时间发手机,葫芦里装的什么药?

  一上课,指导员的一番操作更让官兵们摸不着头脑。只见他站上讲台,把自己手机页面直接投屏到大屏幕上,笑着说:“今天的教育课,我和大家一起刷视频。”

  学习室内随即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。随着指导员指尖轻轻滑动,大屏幕上的短视频滚动播放:“志愿军38军凭啥封神‘万岁军’”“一口气详解巴以冲突的来龙去脉”……一个个短视频作品铺陈开来,战友们看得聚精会神,不少人还主动记起了笔记。

  这位指导员的做法并非心血来潮。通过平时观察官兵的手机使用习惯,他发现,观看短视频已成为不少人休息时间的娱乐方式之一。引人深思的是,同时领到手机,有人刷出来的是游戏解说,有人刷出来的是搞笑段子,还有人刷出来的是时事新闻……

  为何每名官兵刷出来的内容大不相同?原来,网络算法基于用户的兴趣爱好提供订制化内容推送,导致不同用户看到的是“不一样的产品”。基于此,指导员进一步明晰了新思路:既然兴趣爱好决定推荐条目内容,那么引导官兵多刷健康向上的视频,就能形成正向的“打开方式”,进而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,步入良性循环。

  指导员分享完自己的视频推送后,又让战友们掏出自己的手机,各自往下刷30个短视频,一边刷一边记录下视频内容。大家粗略统计后得出一个结论:娱乐类短视频占比不低。

  紧接着,指导员让大家回忆刚刚刷过的短视频内容。结果,大家对那些快餐类的娱乐短视频只记了个大概,对那些内容深刻、观点鲜明的短视频却记忆犹新。

  “业余时间刷视频休闲娱乐,无可厚非。可大家有没有想过,哈哈一笑过后,你的头脑里留下了什么?”指导员发问后,全场鸦雀无声。

  “网络发展的基本动因是发展生产生活,娱乐休闲只是副产品。现在,一些官兵却本末倒置了。”不久前,该支队的另一个中队发起关于手机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。问卷区分警士、上等兵、列兵3个层次,虽然不同人群的手机用途数据有差别,但总体可以看出,大家的上网时间不少是用于娱乐。

  拿到这个数据,该中队指导员说:“从我的体验来说,短视频这种推送方式,就好比按住你的手脚,不断地挠痒,让你发笑。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满足,而是一种打着快乐名义的消耗和磨损。”

  网络空间用好了是官兵成长进步的“良药”,用不好就可能结出“苦果”。不少基层带兵人还谈到,管网用网在军营是一个循序渐进、由浅到深的过程。

  有的带兵人分享了自己单位的做法:“我们可以尝试,先在教育课上把手机发到官兵手里,推荐一些有意义、有意思的好视频,让大家自己看;然后,引导大家用手机各自看同一个视频,借助视频弹幕功能,把自己的感想匿名实时发上去;看完视频,再组织大家针对那些弹幕里的热评发表看法,逐步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。”

  从被动服从向自觉遵守转变

  “糟了!把他给忘了。”看到微信里突然弹出一个头像,刚刚还沉浸在赞美声中的下士小李有点蒙。

  小李点开消息框,中队长的消息弹了出来:“注意网络纪律,赶紧删掉!”

  原来,部队上午组织实弹射击,小李打出50环的好成绩。为了记录下这一“高光”时刻,中队长特意让文书给小李拍了张照片,准备贴到中队“龙虎榜”上。

  到了晚上自由活动时间,手机刚刚发下来,小李就找到文书,软磨硬泡将照片拷贝到手机里后,找了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下,满心期待地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。

  入伍前,小李是个典型的“网生代”青年,“吃饭,微信朋友圈先吃”“状态,看微信朋友圈配图”“运动,看微信朋友圈步数”,凡事都想在微信朋友圈里和大家分享。

  入伍后,原来的同学朋友纷纷责备小李“玩消失”:微信朋友圈里的动态更新一直停留在入伍前。一想到军营里很多有趣的生活都没能分享出去,小李总是感到憋得难受。

  部队的规定要求,小李自然是清楚的。可是,那一瞬间,他的内心就是抵挡不住与朋友分享的冲动。为此,他为照片中的武器和场地打上马赛克,还屏蔽掉所有战友。

  没想到,屏蔽的人群里偏偏漏了中队长!自己的小秘密就这样暴露了。手机这头,小李很是尴尬,默默删掉了这条分享内容。手机那头,中队长也陷入深思:“保密要求没少提,事故案例没少学,可为啥还会出这样的问题呢?”

  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?靶向施策的突破口又在哪里?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,横亘在基层带兵人面前。随着研究不断深入,答案渐渐浮出水面。

  青年官兵不少都是“网络原住民”,对网络有着深度的依赖性。支队宣传保卫股股长认为,管网用网不是简单管理封堵的问题。堵,只是治标之举;疏,才是治本之策。必须想方设法把官兵的思想疙瘩解开。一次宣讲教育课,他谈到网上曝光的一些案例——

  有的人为了追赶潮流,购买高档手机,买回来才发现,广告宣传上那些功能,自己压根用不上。

  有的人急于“脱单”,想要借助交友软件寻求“良缘”,却被一名“貌似美女”的网友骗了不少钱财。

  有的人喜爱足球运动,为了给支持的足球队加油助力,利用手机购买体育彩票,谁知越玩越大、掉入赌球陷阱,输掉了辛辛苦苦攒下的钱……

  “这些行为背后,折射出的是个体需求。同样在军营,如果我们把不准官兵思想脉搏,就敲不到鼓点上,造成心路言路不通,甚至出现堵点。”该支队一名领导说,加强手机教育管理,很重要的是深化官兵对法规制度的理解把握,从官兵角度搞好教育引导,不能只是告诫大家不能干什么,而要讲清楚为什么,同时搞清大家在想什么。

  “既然你从网上分享中能获取这么大的情绪价值,那又何必这么担惊受怕?大大方方多好!”不久后,借助上级组织宣传报道员集训的机会,中队长帮小李报了名。学法规、学筹划、学拍摄,集训中各类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。之后,小李在武警河北总队官方账号上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,赢得一片点赞。

  有了大家的鼓励,小李越干越起劲,同时也带动了更多战友,在网上守住底线、不越雷池,并注意在课余时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。

  挣脱网瘾,功夫在“网外”

  “加油,特种兵!”

  站在一班宿舍门口,中队长感到很为难。听这声音就知道,有的战士肯定又在组团打游戏。

  一班整体军事素质突出,出了不少训练尖子。可是,有件事令中队长很是为难:不知是谁带的头,全班几乎人人钟情于手机游戏。每次一到休息时间,他们围在一起、人手一机,沉浸在“手机里的战场”。

  这件事,中队长已经和一班长聊过好几回,可就是找不到好办法能把大家从虚拟世界里拉回来。

  这次推门进去,这事说还是不说?自由活动时间本来就有限,过多干涉只会引起大家反感。但是,眼瞅着大家的瘾头越来越大,久而久之、听之任之,搞不好就会心思偏了,心劲散了。中队长叹了一口气,进退两难。

  手机丰富的娱乐功能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官兵缓解压力、放松身心。然而,个别官兵沉迷网络虚拟世界,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明显降低,这怎能不让基层带兵人担忧?娱乐本身没有问题,但娱乐过度就是问题。官兵沉迷手机娱乐该不该管?该管还得管,一刻也不能松。

  治病先寻根。谈及热衷手游的原因,一班战士小徐说:“对抗很刺激,排名上升时很满足,团队合作很过瘾。”其实,军营中并不缺乏丰富官兵精神需求的措施。比如,通过阅读和运动等方式,同样可以实现压力释放;训练场上扛红旗、夺第一,同样可以带来愉悦心情。

  可是,为什么官兵还会痴迷于网络呢?该支队一名领导认为,网络娱乐给人的反馈是即时的,而现实生活中,从付出到收获是需要过程的。帮助官兵挣脱网瘾,要把功夫下在“网外”。

  “归根结底,就是要让官兵的生活充实起来,增强大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。”随着该支队图书阅览室、室内训练馆、文体活动室等场所设施不断完善,“一队一品”特色文化活动、读书分享会、“肌肉型男PK”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推进,官兵课余时间多了去处、多了玩法,手机自然也就没了那么大的吸引力。

  前段时间,该支队承办一项文化活动,上等兵杨鲤源凭借独具特色的系列漫画作品而受到大家关注。或许你想不到,就在数月前,杨鲤源还是一名手机“重度使用者”。

  杨鲤源的转变,要从支队成立绘画、书法、写作等群众性兴趣班说起。此前,杨鲤源的业余休息时间几乎全被手机占领,有时玩得入了迷,连集合开饭的哨音都听不见。为此,班长没少批评他。

  绘画兴趣班成立后,指导员给学过绘画的杨鲤源报了名。有了展示才华的平台,杨鲤源慢慢地放下了手机,课余时间积极用画笔记录下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。他创作的系列漫画,如今已被多家媒体刊发。

  如果说,搭建舞台让官兵“唱主角”是久久为功的长期性工作,那么,立起导向激励官兵“争先锋”就是立竿见影的即时性工作。

  “以前课余时间,玩手机的不少,现在大家有意识地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其他选择上。”该支队某中队领导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的一句表扬能起到这么大的成效。

  原来,在一次课余活动时间,下士小张自主进行体能加练。中队长看到后不仅陪着他训练,还利用晚点名时机在全体官兵面前对他提出表扬,并趁机讲了沉迷手机的危害。此后,在业余时间放下手机来到训练场上跑步的人多了起来……

  “网瘾并非戒不掉的‘根’。官兵都渴望积极向上的人生。及时有效的表扬激励,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。”欣慰之余,这名带兵人有了新的感悟。

  解开“指尖上的纠结”

  ■陈凤军

  网游、网赌、网贷、网恋等热点话题都指向一个源头——“网”。军营手机网络使用问题,同样引起部队各级高度重视。

  与此同时,少数基层带兵人对手机网络也存在一定误解。有的带兵人谈网色变,视之为洪水猛兽,只盯住手机网络之弊,看不清官兵用它“求知、求乐、求为”的现实需求。有的带兵人看到网络成瘾的可怕性,却没有多少耐心,于是情急之下想着一堵了之。

  应当看到,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手机网络的深度绑定是一个社会性问题。“网瘾”不分职业年龄,并没有哪个群体有天然的免疫力。从心理学角度看,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中重复发生某一类事件,这样的事对其而言一定是有意义的——或是帮助其获得了什么,或是帮助其回避了什么,或是以上两种可能性的叠加。面对青年官兵的“网生代”特质,需要深入体察官兵“一网情深”的动因,不断加强和改进网络教育管理手段,切实过好“网络关”。

  开放的世界,没有封闭的军营。手机网络这扇门必须打开,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。倘若想着让官兵成为互联网世界的“绝缘体”,那就是矫枉过正,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。不如在官兵头脑里植入自主判断的“处理器”,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“网络观”,认清网上的“雷”、避开潜在的“坑”,懂得合理使用手机的“乐”、破除指尖的“瘾”。

  找准了靶心,还需拉得开弓。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带兵人,要善于透视官兵思想行为的“最大公约数”,从“喜闻乐见”“共情共鸣”这些关键词入手去破题发力,努力成为官兵“朋友圈”里的知心人、生活中的好朋友。同时,要深入研究分析官兵网络行为背后的现实需要,教育、管控、疏导同向发力,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准定位点、培养兴趣点,用有声有色的军营生活、战友情深的温暖氛围,解开“指尖上的纠结”。

  从一名“游戏发烧友”的转变说起

  ■蒋龙华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耿鹏宇

  拍摄军犬腾空越障的照片,中尉张程费了不少心思。一开始,任凭训导员怎么诱导,军犬时而低头嗅嗅,时而抬头望望,就是不会“找镜头”。牵引绳一解,它像支离弦的箭奔了出去,镜头又“找”不到它了。

  张程快步跟上,记不清抓拍了多少次,终于在一处矮墙旁快速卧倒、举起相机,定格下了军犬迅捷勇猛的身影。

  张程,是武警衡水支队一名青年军官,也曾是一名资深“游戏发烧友”。摄影,是他从玩游戏中衍生出的一个爱好。

  这张来之不易的照片,被张程用在一组反映部队训练的原创海报中。这组海报后来登上了武警河北总队官方微信公众号。这个过程中,他体会到了与游戏闯关升级一样的“获得感”。

  曾几何时,张程谈起手机游戏如数家珍:“进入游戏,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小世界。这个空间还能通过网络延展到周边,和玩家朋友互动分享……”有战友劝他少玩会儿游戏,他总带些“天然的反感”。他坦言:“那是一种自己的空间被剥夺、被侵占的感觉。”

  如今,张程迷上了摄影,成为支队小有名气的“拍客”。

  行动之变,源自认知之变。军校毕业后,张程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。然而,他渐渐从自己和周边战友们身上发现,手机网络中虚拟和碎片化的世界,让人的专注力和感知力日渐消解。

  “玩网游、刷视频很容易让人忘记时间,也记不得自己干了点什么”“越玩越空虚,但就是停不下来”……张程的感受并非个例。从普通一兵到基层带兵人,支队不少官兵都有这样一种感觉:自己的业余时间被手机网络“支配”了。

  张程的经历耐人寻味。其实,当他尝试听从外界的提示和引导时,并没有完全与游戏“决裂”,而是有意识地从游戏中扩展出更多的兴趣点。他说:“用网络语言讲,这叫扩列。”比如,拍摄照片的角度可以参考游戏海报中的构图,拍摄视频的灵感与线索可以借鉴游戏中叙事和语言的风格。随着摸索不断深入,更真实地反映军营训练、生活场景成为他的新追求。

  不久前,一条短视频登上网络热搜。这条短视频就是张程和战友们创作的。

  如今,张程的兴趣仍在不断“扩列”。他说:“在与网络的链接中,我们可以按下开关,拒绝捆绑,掌握自己对网络的主动权。”

【编辑:刘欢】